網站首頁 在線留言
公司:南瓜視頻app
聯係人:霍先生(上海地區招商項目洽談)
手機:13764369200
電話:021-65104599
傳真:021- 65107470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宜山路425號光啟城910-911室
郵編:200235
網址:www.toplab17.net
郵箱:shanghai@litree.com 加盟熱線:4007008090-4
首頁 >   南瓜視頻帶你另眼看世界
中國淨水技術哪家強?美國專家是這樣說滴
點擊次數:2691 發布時間:2015-09-19

中國淨水哪家強?這事不能問藍翔(挖掘技術才找它),是不?當然更不能自我吹捧,對不?還得問問磚家的意見,雖說那啥~專家這個詞在某些國人眼裏看了就想罵人,可是,如果是國際知名的大專家呢?看,大大大專家來了。


物化法水處理領域的集大成式學者

John Crittenden教授


 

<何方大專家?>


 

國家:美國

成就:化學催化氧化及光催化氧化的先驅;推動了離子交換、電滲析等技術在環境工程領域的應用

當選院士時間:2002

任職地: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個人主頁:http://www.ce.gatech.edu/people/faculty/581/overview

 

<大專家是怎麽煉成的?>


 

John Crittenden教授早年通過研究固定床吸附技術而起家,經過幾十年的洗禮,現在的John Crittenden教授早已成為物化法處理環境汙染物的大家,在包括離子交換,化學及光催化氧化,電滲析,固體吸附,氣浮等領域都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John Crittenden教授的推動下,光催化氧化領域不僅成為了環境工程中最熱的研究方向之一,更成為了整個化工界的熱門領域。John Crittenden教授於2008年被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授予“百位當代最優秀化學工程師”的稱號,以表彰他對化工界做出的傑出貢獻。

 

<弱弱問,大專家你懂中國嗎?>


 

John Crittenden教授非常關心中國環境工程的發展,現任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大學/研究所的訪問教授及名譽教授。他走訪了多家中國水淨化企業,深入了解中國水與環境現狀及改善情況,對中美水處理方麵的合作起到積極作用。

 

<John院士如何評價南瓜app官網超濾膜技術?>


 

2009年對南瓜app官網PVC合金超濾膜進行性能測試後,John院士如此評價南瓜app官網超濾膜:

Litree company h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 novel UF membrane using Poly(vinylchloride) (PVC).The PVC UF membrane has a high permeability, low cost, robust on strength, and acids, alkalis andsolvent resistance. Removal of microorganism, fouling tendenc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embrane wasverified.

 

翻譯過來,

 

南瓜app官網超濾膜性能親水性好、過濾孔徑小、通量大、耐酸堿性強,是目前理想的水處理技術。

 


John院士都簽名了,不知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John院士拜訪南瓜app官網海南工廠,並和南瓜app官網建立科研合作

左:南瓜app官網首席科學家陳良剛

右:John院士


 

<南瓜app官網超濾膜技術揭底?>


 

自來水進入超濾膜後,在水壓的作用下,淨化水從毛細管式超濾膜管壁滲出,細菌、病毒、鐵鏽、膠體等有害物質則被截留在毛細管內,並在用戶使用自來水時從直通自來水出口瞬間排出。由於能自動排汙,南瓜app官網超濾膜在大幅度提高水質的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淨水器的濾芯髒賭和二次汙染問題。

 

 

超濾膜原理圖

 

南瓜app官網超濾膜優勢:

精:過濾精度高,過濾孔徑達到0.01微米;

通:通量大,可以滿足全方位淨水需要;

本:成本低,過濾1噸水成本不到1元;

命:使用壽命長達3年以上;

洗:可以自動排汙,濾芯不髒堵。

 

<23年科研的努力>

 

1992年11月,第一台超濾機問世。


 

1998年,南瓜app官網率先提出“分散式終端分質供水係統”概念,並開發出係列家用型超濾機。


 

1998年3月11日,獲《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證書》 。


 

2000年3月,南瓜app官網“超低壓免換芯淨水超濾機”被列為“2000年度科技攻關項目”。


 

2002年3月,南瓜app官網“大禹一號”膜組件研製成功。


 

2002年8月,南瓜app官網《PVC合金毛細管式超濾膜的開發及應用》被列為“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引導項目。

 

2004年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南瓜app官網共建膜分離技術研究所,陳良剛被聘為客座教授。

 

2004年9月27日,南瓜app官網PVDF超濾膜組件發布。

 

2005年4月,南瓜app官網建立海南省膜工程研究中心,是集超濾膜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於一體的工程技術中心。並在海口、廣東、上海、北京、蘇州等地建有生產與試驗基地。

 

2007年7月,南瓜app官網與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合作建立膜研究項目。

 

2007年10月,南瓜app官網浸沒式PVC合金超濾膜裝置發布。

 

2008年4月,“12英寸PVC合金超濾膜組器及其係統裝備的研製與產業化”被列入海口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

 

2008年10月,南瓜app官網承擔863計劃課題,負責“高性能液體分離膜技術開發”項目中“高性能聚稀烴中空纖維/微濾膜製備關鍵技術”的課題研究。

 

2011年6月,立昇企業申報“十二五”水專項課題——“飲用水處理用PVC膜組件及裝備產業化”獲批年度立項計劃。

 

2012年9月,經過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確認,蘇州南瓜app官網淨水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區域性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首批分站單位。

 

2012年,南瓜app官網承擔了“十二五”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複合膜材料及膜組器的製備和技術與工程師範”和“高通量納濾膜材料的規模化製備技術”兩項攻關技術。

 

2014年6月,南瓜app官網承擔的“十二五”水專項課題成果驗收。該課程曆時3年,獲得十多項專利,並完成多家自來水廠的工藝改造,惠及數百萬人。

 

2015年5月,立昇國家“863”課題通過驗收。在此項課題研究過程中,立昇在海口建立了14.7萬平方米的膜分離設備產業化基地,成功的實現了PVC基中空纖維納濾膜的研究及其工程化應用,並取得了多項專利技術,製定了相應的企業標準和行業標準,為納濾膜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延伸閱讀。來源:給水排水


 

漫談美國環境工程領域的頂尖教授

 

1.活性汙泥工藝的先驅

布魯斯-瑞特曼教授 (Prof. Bruce Rittmann)

 

活性汙泥法可以說是環境工程最傳統,最核心的工藝了。Bruce Rittmann教授之所以在環境領域大名鼎鼎。Bruce Rittmann教授於2004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可謂是實至名歸。


Bruce Rittmann教授

 

成就:開發了活性汙泥法的相關計算方法;膜生物反應器(MBfR)的發明者,最早提出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的學者之一;環境領域被引用文章次數最多的作者之一,在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超過500篇;撰寫的《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一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環境微生物學教材。

 

任職地:曾任職於UIUC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環境領域最著名的學校之一),現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任職。

 

當選院士時間:2004年

 

個人網頁:http://www.biodesign.asu.edu/people/bruce-rittmann

 

師承關係:

Bruce Rittmann教授是斯坦福大學環境係的奠基人Perry L. McCarty教授的學生。Perry L. McCarty教授的事跡將另述。

Bruce Rittmann教授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著名教授Jeanne VanBriesen的老師。Jeanne VanBriesen教授現任卡耐基梅隆大學城市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在消毒副產物,微生物汙染快速檢測,智能給水管網(Smart water infrastructure)建設等領域有重要貢獻。

 

2.環境水化學領域的泰山北鬥們:Morgan--Morel--Dzombak三代師徒

 

James J. Morgan教授--環境水化學領域的開創者

 

水化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而係統的應用水化學知識解決環境工程的實際問題,James J. Morgan教授堪稱第一人。他係統地研究了含錳離子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給水處理工藝;他是最早提出混凝技術並在給水處理中應用混凝技術的先驅之一。作為環境領域最著名雜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第一任主編,James J.Morgan教授以《環境科學與技術》為載體,為無數後來者提供了展現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

 

Francois Morel教授--承前啟後的環境水化學理論學家

 

James J. Morgan教授的學生Francois Morel教授的強項是吸附水化學。他的強項是研究吸附反應的機理,並不拘泥於應用,這也是他為何當選為科學院院士而非工程院院士的原因。1990年,他與學生Dzombak教授的合著《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 Hydrous Ferric Oxide》正式問世。這本書是第一本詳細論述水中離子在金屬水合物表麵吸附機理的著作,其理論可廣泛用於解釋水中離子在其他金屬氧化物及水合物表麵的作用。該書對研究水中汙染物的遷移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David A. Dzombak教授--環境水化學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典範

 

Francois Morel教授的學生David A. Dzombak教授擅長於將環境水化學的基本理論應用於解決跨度極其廣泛的實際工程問題。作為理論和應用的雙重大家,David A. Dzombak教授在市政廢水回用作為冷卻水、碳埋存、低pH采礦廢水的處理、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對美國水資源的影響等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作為水中離子在金屬水合物表麵吸附機理的奠基人之一,David A.Dzombak教授及其合作者Athanasioses Karamalidis教授於2010年出版了《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 Gibbsite》一書,對水中離子在金屬水合物表麵吸附機理進行了開創性的擴充。


James J. Morgan教授



Francois Morel教授


 


David A. Dzombak教授

 

當選院士時間:

James J. Morgan教授: 1978

Francois Morel教授: 2009 (美國科學院院士)

David A. Dzombak教授: 2008

 

任職地:

James J. Morgan教授: 現為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榮譽教授

Francois Morel教授:曾任麻省理工大學(MIT)教授,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職

David A. Dzombak教授:現在卡耐基梅隆大學任職

 

個人網頁:

James J. Morgan教授:http://morgan.caltech.edu/

Francois Morel教授:http://www.princeton.edu/geosciences/people/display_person.xml?netid=morel&display=Faculty

David A. Dzombak教授:http://www.ce.cmu.edu/people/faculty/dzombak.html

 

【注】在水化學領域另一位知名學者是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現在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任教的Mark Benjamin教授。他所寫的教材<Water Chemistry>是水化學領域最知名的教材。

 

3.斯坦福大學環境係璀璨群星中最閃亮的一顆--佩裏-麥卡提(Perry L. McCarty)教授

 

1962年,坐落於北加州的工程學名校斯坦福大學決定籌建環境工程專業。令人吃驚的,擔負此重任的不是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而是當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Perry McCarty。3年之前,他才獲得MIT的博士學位。這樣一個年輕人,能夠擔負起創建與斯坦福大學名聲相配的環境工程係這一重擔嗎?

 

答案是肯定的。斯坦福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發展情況,到今天大家已是有目共睹。US News環境工程專業排名雷打不動的第一,平均每個教員獲得的科研經費數雷打不動的第一,擁有院士總數雷打不動的第一。。。Perry McCarty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吸引一大批頂尖的環境工程人才聚於旗下,同時又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的方針,培養出了像Bruce Rittmann教授這樣開山鼻祖式的人物。時至今日,凡我環境工程專業之人,談起Perry McCarty教授篳路藍縷,一手創建出天下第一的斯坦福環境工程係這一壯舉,莫不拜服!


Perry McCarty教授

 

成就:最早研究以微生物厭氧法處理有機汙染物的先驅之一;最早提出“汙水深度處理”概念的先驅之一;為學生Bruce Rittmann教授研究微生物好氧處理工藝做了理論和實驗上的準備。

 

當選院士時間:1977

 

任職地:於1962年起任職於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榮譽教授

 

個人網頁:http://www-ce.stanford.edu/faculty/mccarty/

 

師承關係:Perry McCarty教授是現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作的Bruce Rittmann教授的老師。Bruce Rittmann教授的事跡已在前文詳述。

 

4.膜過濾技術與環境納米科技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研究領域的宗師--Menachem Elimelech教授

 

以微濾(Microfiltration),超濾(Ultrafiltration),納濾(Nanofiltration)及反滲透(Reverse osmosis)為代表的膜過濾技術是環境工程學科的支柱技術之一。將原本用於化工領域的膜過濾技術在環境工程界推廣應用,Menachem Elimelech教授居功至偉。1998年,Menachem Elimelech教授受耶魯大學邀請,在耶魯大學建立實驗室,創建了耶魯大學的環境工程係。從此,耶魯大學成為膜過濾技術在美國的研究中心。

 

90年代末期,納米科技(Nanotechnology)已成為科學界研究的熱點,然而環境工程界對於納米科技究竟對環境工程這一學科本身有多大影響,仍然處於不甚明了的階段。Menachem Elimelech教授敏銳地認識到了納米科技對於環境工程學科的重大推動作用,並與另一位教授(Duke的Mark Wiesner教授)一道,提出了“環境納米科技”(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的概念。2008年,Elimelech教授與其他合作者在Nature雜誌上發表"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Water Purific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一文,論述了納米技術在膜過濾中的應用,及泄漏到環境中的納米顆粒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目前,Menachem Elimelech教授 (耶魯)、Mark Wiesner教授(杜克)、Greg Lowry 教授(卡耐基梅隆)是環境納米技術領域最有名的三位教授。


Menachem Elimelech教授

 

成就:係統應用膜技術解決環境工程問題的第一人;環境納米技術的奠基人之一;"forward osmosis"概念的提出者。

 

當選院士時間:2006

 

任職地:曾任職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於1998年起任職於耶魯大學,是耶魯大學環境工程係的創建人。

 

個人網頁:http://seas.yale.edu/faculty-research/faculty-directory/menachem-elimelech

 

5.《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擎天之柱”--Jerald Schnoor教授

 

眾所周知,《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是環境工程影響最大的期刊之一,而成為《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的編輯,更是很多知名Professor夢寐以求的機會。

 

成為《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的編輯,榮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通過審閱投稿的文章,可以對目前的hot topics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從而為自己指明將來的科研方向。《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北美區副主編有13人,個個都是可以獨當一麵的牛人。那麽,現任《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主編究竟是何方神聖?

 

《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主編,現由艾奧瓦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Jerald L. Schnoor教授擔任。Jerald L. Schnoor教授畢業於環境工程名校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目前任《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主編已三年有餘。在他任主編的這三年間,《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影響力實現了跨越式增長。目前,《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影響因子已達5.228,是整個工程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10種期刊之一,也是環境工程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影響因子最高的環境工程類期刊,是RSC旗下的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其impact factor高達9.61)。Jerald L. Schnoor教授堪稱《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擎天之柱”。


Jerald L. Schnoor教授

 

成就:Jerald L. Schnoor教授是大規模應用數學模型模擬並解決環境工程問題的先驅。最早提出"Phytoremediation",即利用植物的自然修複能力來去除環境汙染。Phytoremediation的概念及其相關理論直接指導了人工濕地的建設。

 

當選院士時間:1999

 

任職地:現任職於艾奧瓦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個人網頁:http://www.engineering.uiowa.edu/cee/faculty-staff/jerald-l-schnoor

 

6.物化法水處理領域的集大成式學者--John Crittenden教授

 

如果說Bruce Rittmann教授是微生物法處理環境汙染物的集大成式學者,那麽John Crittenden教授即是物化法處理環境汙染物的集大成式學者。John Crittenden教授早年通過研究固定床吸附技術而起家,經過幾十年的洗禮,現在的John Crittenden教授早已成為物化法處理環境汙染物的大家,在包括離子交換,化學及光催化氧化,電滲析,固體吸附,氣浮等領域都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John Crittenden教授的推動下,光催化氧化領域不僅成為了環境工程中最熱的研究方向之一,更成為了整個化工界的熱門領域。John Crittenden教授於2008年被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授予“百位當代最優秀化學工程師”的稱號,以表彰他對化工界做出的傑出貢獻。John Crittenden教授還非常關心中國環境工程的發展,現任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大學(研究所)的訪問教授及名譽教授。


John Crittenden教授

 

成就:化學催化氧化及光催化氧化的先驅;推動了離子交換、電滲析等技術在環境工程領域的應用

 

當選院士時間:2002

 

任職地: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個人主頁:http://www.ce.gatech.edu/people/faculty/581/overview


 

7.讓微生物燃料電池之名響徹環境工程界的學者--Bruce Logan教授

 

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是一種利用產電細菌直接將有機物中包含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根據維基百科,早在1911年,University of Durham的植物學家Potter教授就發現大腸杆菌(E.coli)可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1976年,日本人Suzuki第一個設計出了現代意義上的MFC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bial_fuel_cell)。

 

客觀上講,Bruce Logan並不是最早提出MFC概念的教授,也不是最早提出利用MFC處理廢水這一開創性idea的教授(這一idea的開創者應為Bruce Rittmann教授)。然而,Bruce Logan教授卻是有史以來在MFC領域做工作最多的教授。他提出了多種MFC的構造並嚐試利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MFC的電極;他深入研究了產電細菌的發電機理,在Lovley教授之後第二個觀察到了產電細菌細胞間傳導電子的"Nanowire"的存在;他與耶魯的Elimelech教授緊密合作,探索先進膜技術在微生物燃料電池領域的應用。目前在Google中鍵入"Microbial Fuel Cell“,出現的引用次數最多的兩篇文章(Electricity Generation Using an Air-Cathode Single 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被引用769次,及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a Single 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被引用646次)均為Logan及其學生所寫。這兩篇文章也位列整個環境工程界被引用次數較多的文章的行列。2011年,Logan與其合作者Elimelech教授在Nature雜誌上發表Membrane-based processes for sustainable power generation using water一文,最終奠定了Logan在MFC領域不可撼動的老大地位。作為環境領域最高產的論文作者之一,Logan教授在2013年一舉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N.A.E.),也算是順理成章了。


Bruce Logan教授

 

成就:是研究生物燃料電池最全麵、paper產量最高的學者;為推動生物燃料電池成為環境工程領域最熱的研究方向之一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當選院士時間:2013

 

任職地: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個人主頁:http://www.engr.psu.edu/ce/enve/logan/

 

8.致力於推動美國和亞洲科研合作的環境化學家--James Leckie教授

 

2012年9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9月7日上午,斯坦福大學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James O. Leckie,在國合-斯坦福“中國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成長計劃”第一期班授課。” (http://www.icc-ndrc.org.cn/NewsInfo.aspx?NId=1080)這一位James O. Leckie教授,究竟是何許人也呢?

 

1970年加入斯坦福大學環境工程係時,James O. Leckie隻是一名助理教授,名頭並不為人熟知。當時斯坦福大學環境工程係招入James O. Leckie教授,主要是考慮到James O. Leckie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環境水化學,可以與MacCarty教授的微生物研究方向形成很好的互補。James O. Leckie教授很快以其超群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在係裏嶄露頭角,於1980年正式擔任斯坦福大學環境工程係的係主任。作為一個有著科研戰略眼光的教授,Leckie教授很早就認識到了與亞洲展開科研及管理方麵的合作的重要性,並大力推動斯坦福大學與亞洲高校的合作。2002年,斯坦福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正式建立全方位的合作關係(Singapore Stanford Partnership),Leckie教授任該合作中心的主任至今。2005年,Leckie教授主持建立了Stanford-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為中國的高端管理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培訓。2008年,在Stanford-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大獲成功的基礎上,Leckie教授主持建立了The 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CSDGC) at Stanford,將Stanford-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的成功經驗擴展到全球。

 

我一直認為,傑出的科研人才有兩類,一類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挖的很深很透,成為該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另一類興趣廣泛,融會貫通,通過本學科的科研經曆而領悟到各學科共通的至理,從而成為在各學科都可傲立潮頭的通才。James O. Leckie教授無疑是第二類人才的典型代表。

 

James O. Leckie 教授

 

成就:是水化學吸附領域的著名專家,在金屬離子及含氧陰離子(oxyanion)在各類表麵上的吸附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基於雙電層模型的表麵絡合及吸附模型,創造性地提出了"三電層模型“ (triple layer model)來解釋離子強度對金屬離子表麵吸附的影響。是與Francois Morel齊名的環境水化學領域的宗師級人物。

 

當選院士時間:2005

 

任職地:斯坦福大學

 

個人主頁:http://www.stanford.edu/~jleckie/

 

9.氣溶膠領域的宗師--John H. Seinfeld教授

 

盡管氣溶膠這一領域是目前環境工程最熱的研究領域之一,“氣溶膠”本身的定義卻很簡單。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aerosol (氣溶膠) is defined as a suspension of solid or liquid particles in a gas. This includes both the particles and the suspending gas, which is usually air。根據氣溶膠的定義,雲、灰塵、煙霧等均屬於氣溶膠範疇。氣溶膠成為環境工程領域最熱的研究方向之一,主要因為1)粒徑較小的氣溶膠顆粒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環境汙染物之一;2)大氣中的氣溶膠可以有效反射太陽輻射,從而減少溫室效應。在氣溶膠領域做出最大貢獻的美國教授,非John H. Seinfeld教授莫屬。

 

John H. Seinfeld教授在氣溶膠的形成機理、粒徑變化規律、遷移轉化等多方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也是最早應用計算機模擬來研究氣溶膠粒徑變化規律的學者之一。Seinfeld教授的研究團隊還在Caltech建立了專門在實驗室模擬氣溶膠形成的巨大反應室(Linde Robins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amber),實現了實驗室中對實際大氣環境的模擬。

 

John H. Seinfeld教授雖是化學工程師出身,但他對各類環境問題有著很大的興趣。目前,Seinfeld教授的研究團隊所從事的研究大多是和環境問題緊密結合的研究項目,如釋放到空氣中的有機汙染物對氣溶膠形成的影響、雲團的形成對溫室效應的減弱效果等。


John H. Seinfeld教授

 

成就:傑出的化學及環境工程師,為氣溶膠領域的研究做出了最重大的貢獻。是最早研究大氣中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等離子的氣溶膠在粒徑增長及化學反應動力學方麵的規律的學者,最早提出了定量描述氣溶膠粒徑增長的方程。

 

任職地: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當選院士時間: 1982年2013年 (美國科學院院士)

 

個人主頁:http://www.its.caltech.edu/~seinfeld/bio.html

 

 
首頁  |  關於南瓜視頻app  |  南瓜視頻帶你另眼看世界  |產品展示  |  技術文章  |  企業資質  |  客服中心  |  聯係南瓜視頻app  |  
南瓜app官網淨水器官網 上海南瓜app官網淨水器All Copy Right 2013-2014 版權所有 管理登陸 ICP備:
技術支持:興旺寶明通科技
電話
021-65104599
點擊這裏給我發消息